中心要闻

2022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在京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22-09-10

 
SDG中心主任郭华东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98日下午,为期三天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在京圆满闭幕。

96日举行的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并致辞,他表示数字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在分析与地球系统和人类活动所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协助各国政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研究,将继续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科学前沿技术,将SDG中心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高端科技智库,中科院将与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一道,努力构建数字化合作新格局。

开幕式上论坛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席徐冠华、SDG中心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柯瑞卿·卡隆基、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副执行秘书安德丽娅·梅萨·穆里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科学司司长刘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与水资源司司长李利锋等特邀嘉宾致辞。

徐冠华表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迈入新阶段,其中四个方面是重点工作:一是提升数据服务能力;二是加强指标检测与评估科学研究;三是研发SDGs科学系列卫星;四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和培训。希望大家共同携手,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力量。

常启德指出,论坛为全球诸多国际大数据领域的机构、团体聚集在一起展示解决方案和培养伙伴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现在我们应共同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通过数字技术推进可持续发展。

安德丽娅·梅萨·穆里罗表示,联合国现在正在使用大数据帮助成员国,通过数字技术帮助各个国家跟踪土地使用、土地覆盖、土地生产效率等,追踪关于干旱、灾害、土地暴露、脆弱性趋势相关数据。与此同时,还在支持非洲绿色长城计划,多措并举不断构建公平合理的荒漠化治理体系。

刘健指出,SDG中心的成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进行到一半,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工作,保证在2030年及时高质量交付我们所有目标任务,同时欢迎大家与联合国环境署展开更多合作。

李利锋表示,几十年以来,信息技术给农业数据监测、自然资源评估带来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带来海量数据和信息。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工作重点是实现更加高效、更具有包容性、更具备可持续特性的农业食品转型,从而带来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更美丽的生活。

柯瑞卿·卡隆基表示,SDG中心国际咨询委员会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领域提供咨询建议,特别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同时,也邀请国际领域团结协作,共同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作贡献。

开幕式上举行了“数字技术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活动,由SDG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和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等7家单位组成的“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正式成立,旨在凝聚各机构优势,合力推动空间观测服务2030年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施;公布了“CBAS全球SDG伙伴关系计划”首批伙伴名录,包括芬兰、泰国等8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6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共14家单位成为SDG中心首批合作节点,开展科教融合、数据共享、应用研发、示范推广,为空间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合力作出贡献;此外,SDG中心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技术应用、国际科技组织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随后的论坛中,邀请到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国际科学理事会可持续性科学使命全球委员会联合主席伊琳娜·博科娃,芬兰科学院院士马库·库马拉,UNEP科学司副司长布伦南·范戴克,FAO土地与水资源司官员吉普·霍格文,UNCCD首席科学家巴伦·约瑟夫·奥尔博士,英国卫生安全局全球减少灾害风险负责人弗吉尼亚·默里教授,大数据协会主席安娜·塞雷布里亚尼科娃等相关领域专家分别做主旨报告。

郭华东院士指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全球发展倡议的实施正在向科技创新提出新的需求,数字技术未来可期。一年来,SDG中心构建了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研究的国际平台,不断提出大数据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科技方案。数字技术具有强大赋能力量,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核心方向,SDG中心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和技术促进理念,与各界一道促进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成果清单中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和数据与信息研制与分享工作的落实。

伊琳娜·博科娃向SDG中心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她指出,当前,距离2030年仅剩8年时间,在全球尺度数字领域内,跨学科融合、基础教育、性别平等方面与既定目标仍存在巨大差距,只有设立并实施科学导向明确、资源配置到位的全球方案,才能够有效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SDG中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质落实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库·库马拉以“大气和生态系统大数据贡献SDGs目标”为主题,分享了大数据在助力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科学问题理解,以及支撑复杂场景区域治理的重要作用。多维、多学科、多尺度集成方法是解决全人类面临挑战的主要途径。报告重申了卫星遥感大数据和其他对地观测技术对数字一带一路科学计划的贡献。

布伦南·范戴克以数字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目标实现为主题,回顾了UNEP和中国科学院合作进展及阶段成果,强调了大数据在弥补SDGs进程评估中数据缺失的重要作用。报告指出,数字技术,包括AI等新型科技,正在快速改变全球治理模式。UNEP主导的CODES计划正在可持续星球的粮食安全、农村社区治理和可持续社区等多个领域中积极行动。

吉普·霍格文以“开放大数据如何支撑水资源和可持续农业”为主题,介绍了FAO致力的21SDGs监测评估指标。报告指出,卫星遥感是水资源和农业生产力的不可或缺监测手段。报告使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农业生产力/干旱监测和非洲手机智慧农业平台实证了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的科技支撑作用。FAO基于“Hand in Hand”倡议,正从开源数据分享和土壤、土地、水资源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贡献水资源和可持续农业相关SDGs目标的实现。

巴伦·约瑟夫·奥尔博士以“数字技术促进SDG15.3具体目标实现和土地退化中和”为主题,强调了该具体目标与SDGs其他目标的紧密关联,实证了集成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他指出,UNCCD提出了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土地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三大指标来定量刻画SDG 15.3.1指标的方法,利用遥感等大数据发现全球至2019年的土地退化率约为20%

弗吉尼亚·默里教授以“UNDRR-ISC灾害信息平台来支撑灾害管理和仙台框架及SDGs目标实现为主题,介绍了2015年仙台框架降低死亡率、影响人口、经济损失和基础设施受损四大减灾使命,阐述了UNDDRISC协同工作模式,以及在洪水等防灾减灾的共研共建案例。

安娜·塞雷布里亚尼科娃以“大数据支撑数字经济”为主题,介绍了大数据协会的概况和工作模式,从方法和案例层级,展示了大数据是如何贡献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和生活质量三大指标;同时她还强调了决策服务、技术工具和数字设施在大数据支撑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论坛以“数字技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清洁能源、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数字技术、青年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系统性研讨,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及数字技术的方法、技术和案例分享,搭建技术促进机制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全球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为期三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得到了来自全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与大力支持,共设置8场大会报告、57场平行会议、300余个口头报告,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七百人参会。

闭幕式上,论坛各分会推荐的优秀报告人代表分别发言。论坛的国际伙伴及协办单位代表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执行主任西蒙·霍德逊、世界地理空间行业理事会执行主任芭芭拉·莱恩、“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秘书长邱玉宝、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环境分析方法研究所研究主任洛萨·啦萨波纳拉分别致辞。论坛钻石行业伙伴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获颁证书并发言。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承办,得到了外交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统计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联合国人居署支持,“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国际科学理事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泛欧亚科学实验计划、世界地理空间行业理事会作为国际伙伴,40家国际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共同协办。


附件下载: